
图1
高校年年喜送毕业生,北大资源学院2012年毕业典礼格外令人难忘怀,因为该校还同时迎来了她的建校20周年。
6月16日,在庄严、典雅而神圣的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高朋满座,桃李芬芳,北大资源学院建校20周年庆典暨2012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近两千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双喜临门的历史时刻。主席台正中的会题以“桃李盈门庆二十青春华诞 芝兰满室创百年树人辉煌”为引题,彰显该校立志在高等教育的高德事业中千秋建树的雄心豪情,主席台迎面悬挂的巨幅口号贯通该校历史与未来,核心含义是:以更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中国最好应用型大学。

图2

图3
该校建校20年来,从无到有,矢志不移在前进、在壮大,尤其是更名为北大资源学院之后,在发展的路上迅跑,不仅各级主管部门、机构和校领导、老师们信心更足了,一批批的学生们也信心更足了。该校商学院2011级财会专业在校生王莉莉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有许多高校没有的优势和宝贵的资源,能真正充实我的知识与才能,这既是我报考来校的原因,也是我将来毕业走向社会的资本。”
北大资源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与社会需求直接搭载,许多专业的本科生还读大二就已被用人单位“号定”,记者在现场向刚刚领到毕业证书和优秀毕业生证书的该校国际学院汽车工程师专业几位毕业生询问他们明天的工作岗位所在,“大众”、“奔驰”、“通用”、“法拉利”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就接连撞击记者的耳膜;记者还希望满足对他们转正后月薪的好奇心,“4千-5千”、“出色的6千-1万”,答案本身就充满了幸福感。

图4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见图1中间者)、校长助理黄桂田教授(图2),北大青鸟集团总裁初育国博士(图3),北京市社团办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处处长高卓、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副处长陆强、上庄镇党委书记魏怀中,北京市教工委暨北京市教委督导专员张学宜女士、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高校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齐军,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北大资源学院董事长张万中,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北大青鸟教育集团总裁董琦,北大青鸟教育集团副总裁、北大资源学院党支部书记郑彤,北大青鸟教育集团副总裁蔡润女士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座;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北大资源学院校长罗志良与该校常务副校长李红梅、副校长屈皓、校长助理程子豪(图5)等在主席台就座;其他方面的朋友和嘉宾,一千多名该校学生、往届毕业生校友(图12)和学生家长代表出席了会议;程子豪主持大会。

图5

图12
在大会上,黄桂田、初育国、罗志良(图4)等领导和教师代表谢宏、校友代表杨维正、毕业生代表王鹏相继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著名经济学家黄桂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北大资源学院作为北大青鸟集团的职业教育平台,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不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同时也拓展了北京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层次。北大资源学院建校20年来无论是在校园建设、学术发展、人才培养,还是在改革创新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进一步发展的美好前景。北京大学是国内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型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基地,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北京大学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的时期中,北大正在加快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值此北大资源学院建校20周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期待你们在北大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秉承北京大学“民主、科学、爱国、进步”的优秀传统,充分用好北京大学丰富的资源,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办成中国最好的应用型大学。
初育国总裁在致辞中代表北大青鸟集团对北大资源学院建校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北大资源学院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同时对与北大资源学院一起成长、见证发展的老师和同学们、校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初总强调,2005年北大资源学院正式划归北大青鸟集团,成为青鸟集团在教育领域的一只生力军和高等学府。7年来,北大青鸟集团已经成长为集高科技产业、教育及职业培训、城市公共建设、金融投资、文化传媒、旅游、能源等为一体的拥有数家上市公司,掌控百多亿资产的创新型大型综合产业集团;而北大资源学院也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风华正茂。尤其是近年来,学院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北大青鸟的强盛为北大资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力保证,而北大资源学院在办学上不断取得的骄人成绩和莘莘学子在职场上捷报频传,也坚定了北大青鸟集团要把这所学校办得更好的信心和决心。北大青鸟集团坚持“教育改变人生 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为此建立了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业务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国际教育以及高端培训,北大资源学院作为集团旗下唯一一所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学府,是青鸟集团教育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集团探索教育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北大资源学院提出的创建中国最好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以及其“从入学第一天起做好职业准备”的理念同集团的总体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旗帜,北大资源学院也应该有争当职业教育领军者的气概,努力做到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近年来,北大资源学院立足社会所需,明确培养定位,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和精品专业特色,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探索校企合作之路,正持续不断朝着确定的目标不断迈进。北大青鸟集团对北大资源学院的明天充满信心。
该校校长罗志良代表北大资源学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今天的庆典,既是回顾北大资源学院20年走过的道路,更是要展望未来,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开始新的起航。从1992年到2012年,经历风雨,如今也是桃李满园,硕果飘香。和北大百年名校比起来北大资源学院显得如此年轻,但是唯有年轻才更需要经历成长并充满希望。20年沧桑,北大资源学院高等教育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校址几经变迁,院系几经调整,但追求卓越、厚德、博学、自律、自强的校训一刻不忘。从1992年育达工商管理学院的建立到200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换为现名称,从2005与中华研修大学合并到学校划归北大青鸟集团,从打游击式的租场地办学到2009年搬到青鸟集团斥巨资购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新校园,从建校之初师生不足百人,到今天专职员工150余人,在校学生稳定在2000人的规模。北大资源学院真正的成长远不止这些,这份成长源于一种责任,存在一种精神,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有担当。
罗校长强调,对于北大资源学院来说,最大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位进入到这里的学子都能学到一技之长,培养健全的人格,掌握安身立命的根本。学院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和改革的尝试,自提出“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做好职业准备”的理念到建立“建设中国最好的应用型大学”的宏伟目标,从关门办学到开展校际活动,不断拓展学习和就业的平台,北大资源学院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而发展进步。同时,学院的成长也源于每一个重责任,有担当的团队和个人,正是因为在各条战线上一批又一批的人辛勤付出,才有了北大资源学院今天的成长。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出学院为社会做贡献,北大资源学院将更加桃李芬芳。
他表示,北大资源学院“建设中国最好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已经确定,实现这一目标路还很长,但我们一定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责任,这是我们对万千学生和家长的责任,这是我们对为北大资源学院的发展付出过青春和汗水的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砥砺士气,用更加团结的精神共同面对挑战,战胜困难,开动脑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就业工作的提升,聚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北大资源学院的明天就掌握在我们每一位老师、同学和校友的手中。下一个20年,我们要一起奋发,共同迎接北大资源学院新的腾飞,创造北大资源学院新的辉煌。

图9
1993级学生杨维正女士(图9)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说,今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北大资源学院。20年前的今天,我和在坐的同学们一样怀揣梦想,立志在文化传播领域做一番事业。在母校,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受到了中国最优秀艺术家、美术家、教育家的亲临教诲、手把手的传递。我们真的很幸运,正是他们的人格教育和文化熏陶使我们懂了艺术的美来自于心灵,来自于人格修养。也正是他们的真心教诲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施展,使我们的人生得到了真正的转变。毕业后我做了真正的广告人,为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做策划和宣传工作,接连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成功的同时也铸就了我自己。我先后从一个广告人到一个电视剧的独立制片人,后又独立开创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现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们创立策划的中国传统文化节得到了奥组委的批准,“红楼十二钗”等表演得到奥组委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演出荣誉证书。我们深知只有文化的接轨才是世界的接轨,而文化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在北大资源学院那些给我们营养的老师们,得益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所受的启蒙教育,使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我们的所学学有所用。在我非常感谢为我们开启心灵智慧的辛勤老师们的同时,衷心祝愿北大资源学院能网罗天下人才,继续培养出更多的有识之士。

图8
教师代表谢宏(图8)老师在讲话中向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2012届毕业生致以衷心的祝福,并表示在所有同仁心目中学校永远是学习科学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她致力于文化的传播,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她崇尚奋斗,拒绝平庸,学子们以不断向上的精神无所畏惧的进行拼搏。20多年来北大资源学院在探索中求发展,为顺应我们教育改革的趋势,在开展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把技能型高校建设作为我们发展的方向,加大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强化,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第二课堂、专业化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专业竞赛为载体,加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北大资源学院的创新型尝试,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和指导,对中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科学预测。有了非常明确和清晰的思路,就为技能型学校的创新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当前教育市场竞争激烈,我们所有教师要以20年校庆为契机和起点,以创建国内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主题,牢牢把握教育市场竞争的脉搏,抓住机遇,大胆创新、迈进。

图10
毕业生代表、2008级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王鹏(图10)发言说,这是我第四次站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上,以前是作为主持人见证学长们毕业,今天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站在这里,我发现自己长大了。我的母校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具有社会使命感、良好世界观的青年。四年前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也经历了人生所必要也必须的一场考验――高考。那时的我获得成都理工大学艺术类全国第三名,以及新疆艺术学院全国第五名的成绩,一个机缘巧合我和北大资源学院有了一次邂逅。感谢那次邂逅让我和北大资源有了共同成长的机会,踏上了北京这片热土。那时的我不得不承认是迷茫的,但北大资源学院让我逐渐感到了温馨,这种体会将保留到更远的明天。师兄的热情,军训时的篮球联赛,李红梅校长说过的话“大学阶段对人生至关重要,美好而又短暂,握住这段如金子般闪亮的时光,让青春绽放最美的光彩,只争朝夕。”深深印在了我心里。帮我理解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优秀的北资人。我开始真正走入大学生活,作为班级的团支书,我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为荣誉而战。在学校从一名播音员、播音部部长逐渐成长为北资之声广播电台台长、商学院团委副书记、校学生会副主席、中国高校传媒理事,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在未来我真正质变的那一天,我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母校――北大资源学院。我想与母校做个约定,10年之后,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家,不一样的我们还想回到这个家里,带着荣耀和成长再为您鼓舞与祝福!
转载自:北大青鸟集团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