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数万所中学,中学校长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提升其综合素质对强化人才选拔培养至关重要,北大青鸟集团兴办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们欢迎。北大青鸟的IT职业教育已是全国知名品牌,希望这一活动也要坚持做成品牌。”“参加第一期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收获很大,内容非常丰富,主办方集中了专家大师授课,德才双馨;所涉猎研讨方向切中主题。”“希望后面的研修班早办、多办,扩大人数规模,把一年两个假期利用好。”“主办方提供的窗口非常难得,北大的平台有巨大的优越性,要坚持发挥好。”

这些话来自全国中学校长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学员们,8月14至18日,该研修班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研修班经北大招生办指导,由整合中的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主办,第一期主题是“自主与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变革”。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中学领导欢聚一堂,感受北大魅力,分享精神文化大餐。围绕本期研修班主题,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教授(见图3 启龙摄),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图1 启龙摄),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伟教授(图2 启龙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教授,北大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孔庆东教授,程郁缀教授,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教授,Bruce G. Hammond先生,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秦春华,北大青鸟集团总裁初育国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教授王继华等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大师到场发表专题演讲;内容涵盖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研修班还安排学员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观、学习,北航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图4 笑乐摄)热烈欢迎研修班各位中学校长。

作为人才选拔过程中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有益尝试,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研修形式促进高中校长与嘉宾、领导深入沟通和交流,组织参研学员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创新、教育产业发展,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校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变革对中等教育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提升中学校长在办学理念和方法上的自主与创新能力,更好地构建中学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选拔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中学校长的引领作用,促进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创新型发展。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在研修班开幕式上演讲,他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对各位校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阐述了他对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见解。他的人才观独到而精辟,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世界有价值,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说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关于如何培养人才,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责任,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回忆自己本科招生工作经历,以一个“未名柳”的故事,称赞中学教育和人才引导的成功,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位校长。他希望本期研修班的中学校长能与前来授课的专家学者碰撞思想,为改革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提出宝贵建议。
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伟在欢迎晚宴上致辞,欢迎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来到北大。他深情地说,北京大学已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了多年努力,并且还在继续努力。外界说北大很快就能进入世界一流,我最有信心的是北大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最先达到世界一流标准。他说本科生培养得好,一半在大学,一半在中学,所以北大如能早一天进入世界一流,在座的中学领导和你们的老师们功不可没。他希望全国的中学和北大联起手来,为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北大青鸟集团总裁初育国(上图 启龙摄)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概括介绍了北大青鸟集团的教育产业。他指出,在国外,企业承担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而北大青鸟集团的使命就是“教育改变人生 创新服务社会”,北大青鸟愿意承担振兴中国教育事业重任,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为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感谢各位中学领导来京一起参加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探索研讨,欢迎大家为如何办好这一高级研修班提出宝贵建议。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上图 启龙摄)在开学典礼上讲话,代表北大招生办对本期高级研修班给予肯定。他结合自己的招生经历和目前国内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讨论,认为教育是非常神圣的事业,所以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但同时教育是十分复杂的事业,人才选拔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要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全方位考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影响。

北大青鸟集团副总裁、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琦(上图 启龙摄)主持了开学典礼并致辞。他从校长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指出校长应该肩负起“让中国教育朝着好的、向上的方向健康、和谐、持续发展”重任。并强调北大是“常为新”的,在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方面一直走在国内教育改革的前沿,在人才选拔方面一直坚持与中学教育紧密联合。为了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北大率先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长期的过程性评价代替偶然的一次性评价,以综合的多元评价代替单一的一元评价,促进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为更多有不同特点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模式,这是北大自主选拔人才的创新之举。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校长王洪奎(上图 启龙摄)代表研修班学员发言表示,本期研修班意义重大,在研修班期间一定扮演好学生和学校管理者双重角色,既谦虚谨慎、严谨律己,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希望通过研修活动,学员们作为中学教育的管理者和引领者,能够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在中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有新的认识和启迪。

北大原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物理学家王义遒教授(上图 启龙摄)讲座主题是“听北大故事,悟育人真谛”。
年龄79岁的王义遒,在北大工作多年,见证了北大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他连续3个小时立于讲台上,从北大建校之初讲起,历数北大与国家命运、民族荣辱的紧密联系;王教授还从文化角度讲述北大历史、北大历任校长贡献,介绍了北大鲜为人知的曲折发展历程。内容震撼,精神感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登峰为研修班宣讲了“中华经典诵读与中华文明传承”。
王司长从中华文明的精髓、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中华经典诵读行等方面阐述了中华文明传承的必要性,呼吁全民族要在诵读中华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灵魂的基础上,培养优良道德情操,传承中华文明。他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联系现实例证,形象并严谨论述了道德与知识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我们既要正视传承中华文明的艰巨性,更要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机遇;既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要把特色鲜明、文明、优秀、包容、大度的中华民族价值观传播给世界。
参研校长们表示,传承中华文明、陶冶优良道德情操对年轻一代和整个民族已刻不容缓,大家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责任很大。”
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伟教授主题是“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刘伟在北大学习工作多年,在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转型经济中的产权问题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要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调整?”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在互动环节中,刘伟教授回答了校长们对“调低美国信用评级对中国带来的影响”的疑问,校长们表示听此课开阔了视野,“非常受用”。

美国美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中关委(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教授(上图 启龙摄),应邀在研修班上作了“做好校园情绪管理,建立家校区协同教育”的精彩演讲。
齐大辉教授致力于中国家长教育这个影响中国未来国民素质与百年国运的工程的研究、推广与实施工作,他的演讲扼住校园情绪管理,建立家校区协同教育主题,联系实践和运用说理,一面强调家长尊重孩子并引导孩子,强调优良习惯的养成,强调重复就是力量,强调家长要敢于让孩子吃苦、锻炼身体和意志,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一面强调校长责任重大,要求校长不仅要面对学生,而且要面对老师和家长,三位一体做好才能最终教育好学生。
他提出,人是大脑的奴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使孩子对你所说、所想引导的事情感兴趣,后面要做的事情才有根基。他主张人的天性、秉性和习性要统一,要从文化和遗传源头抓教育。他提出校园环境管理,不仅要注重风气,也要注重色彩、气味营造,要围绕一个目标,校长为老师和学生做出榜样,老师为学生做出榜样。参研校长反映,齐教授的讲授可操作性强,对提升学生校外教育质量大有好处。

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庆东(上图 笑乐摄)授课的主题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与方向”。
他指出,校长作为“教师中的教师”,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正确教育学生方面。孔庆东教授分析了孔子、蔡元培等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主张,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和校长,开世界教育先河,为“万世师表”;蔡校长是北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他的改革和教育主张奠定了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风,此校风无论时势有何变化都未中断过。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教授王继华(上图 笑乐摄)讲授的主题是“文化育人的作用与学校文化战略的价值”。他用哲学的思维解析了文化的内涵,结合目前学校的一些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文化育人的作用。他的哲学思维和深刻思想,引起了校长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
北大招生办秦春华主任与参研校长们交流的主题是“北京大学人才选拔机制的沿革与发展”。
秦春华认为,在高考这个唯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下,很多人的个性和特点被淹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高考更合适的人才选拔方式。他强调,北大一直在尝试探索新的、更为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便是北大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一次创新,“最核心的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学生在高考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入北大,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证明自己,回归到教育本质”。北大招生办决定将通过了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的高考分数降到一本线,要求“达到一本线,是为了保证学生有基本的学习能力”。
针对在座中学校长提出的“能否扩大自主招生和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规模”问题,秦主任说,“北大在拔尖创新人才和人才选拔上要兼顾公平的原则,兼顾社会稳定的使命,因而大头还是会放在高考招生方面,自主招生公平性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秦主任同时强调,北大会在高考的基础上留出适当规模,做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

美国教育专家、清华附中国际部校长、美国大学升学, 指南总编辑Bruce先生(上图 笑乐摄)为研修班校长授课,介绍了美国高校人才选拔策略。上海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席倪剑女士担任了翻译。
Bruce先生研究美国大学招生20多年,出版了十多本书,其中有一套是美国最畅销的关于大学升学的丛书,他在美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主要介绍了美国大学选拔人才的方式及中国根据美国大学需求应该怎样进行中学教学。Bruce说,美国的人才选拔过程非常注重标准化选拔机制,同时也兼顾发掘学生创造力,美国的大学支持中学,为了适应美国顶尖大学的人才选拔策略,中学在正常课程外开展很多兴趣小组和科研项目活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能力。
他说,由于美国是个文化多元化国家,因而在美国的教育中,提倡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参研的中学校长在课程间歇纷纷与Bruce交流,表示对开展中国中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走进北航参观、听课,是研修活动的重要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代表北航对校长们在基础教育领域作的贡献表示敬意。他介绍了北航近年来的发展,希望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各位校长建立密切联系。校长们参观了北航军工和国防实验室,零距离感受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

北航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郑志明教授(上图 笑乐摄)讲授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初等教育-兼谈高考数学命题”的课程。
郑教授在讲演中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和“科技、社会、经济方面的前沿热点问题与高等、初等教育的关系”展开介绍与分析。他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三次重大教育体制改革,认为所有中学教育改革都由高等教育状况引导。总结出做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解决三个基本矛盾:一是建立我国在国际上可比较的一流教学模式与国家对人才需求和学校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对于育人方面的投入之间的矛盾;三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校能够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之间的矛盾。他说北航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推出了高端科技人才培养的“导师制、国际化、小班化、特色化”模式。
在讲授“高等教育改革与初等教育――兼谈高考数学命题”时,郑教授从高考数学命题的特点说起,表达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认为新课标的出台与现在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和高等教育、科技前沿有很密切关联。他认为,数学对于学生是学会容易、学懂很难,因而在初等教育中,希望能培养“学懂了”的人才。

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上图 笑乐摄)讲授了一堂人文素养课“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与人文教育”。
程教授的授课风格典雅、传神,富有诗意。他边讲边写,信手拈来,妙语连珠,从《诗经》到宋词,剖析深刻,讲解生动,堪称中国古典诗词盛宴。程教授还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融入授课中,使生动的诗词鉴赏课,成为德育和人生哲理课,校长们深受感动。一位校长说:“程老师的课对我是一次心灵启迪,令我陶醉,让我重新认识了如何更好地为祖国、为学生服务。”
8月17日晚,全国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主办方组织校长们到国家大剧院观看话剧“卡卡的站台”。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独特设计和优秀的艺术表演,丰富了学员们在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加研修班的各地中学校长与北大依依惜别,感慨万千。大家感谢主办方对这次活动的创意、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感觉收获颇丰,不枉北大之行;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研修班许多学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杨素珍(上图 启龙摄)说:“参加北大青鸟组织的这次校长研修班,很有收获。我觉得校长的素质关系到学校办学的品质,校长的素质也有持续发展的过程,除了专业素质的提升,很重要的是要有全面人文素质的提升。这次研修班注重了全面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必要。特别是北大拥有强、丰富的资源,这对培养校长是具有实力的。我认为对校长的综合素质培训很有意义,校长的素质对学生素质教育很有影响力,我希望北大青鸟教育集团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做出突出贡献,这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是非常积极的。”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启峰说,“这次研修班抓住了教育改革问题的实质,导向非常好。教育要考虑人的发展,要从国家、民族的利益高度来认识,按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去办教育,不能单纯追求分数。研修班请的专家层次非常高,授课内容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听后感觉对学生教育的责任意识加强了,不仅是高考分数,更要考虑学生全面发展,收获非常大。”他希望研修班“将来增加些内容,请全国知名校长作报告,讲如何落实专家的理念,那样中学校长这个群体收获会更全面一些。“他还说”如果让更多校长了解我们研修班,会有更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加入进来,得到更多认可和参与”。
参研校长们说,研修班的主题可以设计和选择,但做好实际内容、使学员确实有收获最为重要。大家感觉有收获了,自然就会说好。

陕西省澄城中学常务副校长贺百锁(上图 启龙摄)对记者说:“主办方安排参观北航很有意义,不只将注意力放在文科教育上,而是博采众长。北航是所很好的学校,我校今年考入北航8名同学。”
有校长建议:“大师们教学富含底蕴、知识渊博,但我们或许可为他们的课堂包装一下。”。

大庆一中的徐伟老师(上图 启龙摄)说:“非常感谢北大青鸟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北大文化底蕴,聆听大师声音,的确开阔了眼界,沁润了心灵,我们一定会在今后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运用。希望北大青鸟多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使我们有跟名校校长沟通的机会。研修班课程设置和接待都非常优秀,但希望将来在开班时间上选择一下,比如10月底这样一些教学安排比较稳定的时间。希望以后邀请优秀中学校长介绍经验,现身说法,学员都在中学教育一线,可以互动交流提高。在课程设置上,就中学的教学业务安排一些前沿科研成果,供大家学习、研讨和借鉴。”她说“培养和选拔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衔接好学生高校入门是大学和中学的共同话题。前来授课的领导、名校大师所讲的内容都深含爱国的寓意,鞭策我们要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成绩。这次研修班真是集多项职能于大成,我们非常受益、非常满意。”

上图为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前排中间)出席研修班开幕式后与授课老师、全体学员及主办方代表在北大图书馆前合影。 启龙摄
转载自:北大青鸟集团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