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北京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副主任杜松彭、郭广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北京各高校和中专学校的校长,主管产业工作的副校长,校办产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产业党工委副书记、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裁韦俊民代表北京大学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主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副主任杜松彭分别在会上做了主要讲话。
会议了总结“十一五”以来全市校办产业工作和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第一,北京市高校校办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2006年资产总额达到788亿元,净资产总额336亿元,收入总额为572亿元,利润总额28亿元,上缴利税达16.4亿元。
第二,高校科技产业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连续几年高校科技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企业的90%左右,上缴学校利润的50%左右,纳税总额的80%左右。
第三,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9所高校完成资产公司的组建工作,17所高校的资产公司正在组建当中;拟进行公司制改造的273家校办企业中,已经改制的企业173家,正在办理改制的企业100家;拟注销的企业163家中,已注销企业75家,正在办理注销的企业88家,整体出售企业12家。
为保证校办产业“十一五”工作目标及各项任务的实现,会议明确指出了北京市各高校产业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举办校办企业的学校要把校办产业工作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主管领导和管理机构。
2、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教育系统新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各级各类学校现有的全资校办企业要在2008年尽快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企业,要按《公司法》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明确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搭建校办产业三个服务平台,包括高校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教育风险防范管理服务平台,中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平台。
北京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是在首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校办企业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时候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促进全市校办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